两个程序员的故事

从前,有两家互不知晓的公司,一家叫做“自动会计应用协会”,另外一家叫做“统一计算资本公司”。他们同时决定开发一种提供相同功能的程序。 “自动”雇佣了一位分析程序员,艾伦,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统一”决定试一下新来的初级程序员查尔斯,看看他是否有真本事。

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创造你的生活应该是你能做的一件最有影响力的事情。你可以身处在某个情况下看到积极的一面,在同样情况下,你也可以选择去看消极的一面。通常情况下,你所意识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透过你脑子中的想法体现出来的。 积极的想法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如果你想把关系搞得更好,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更加成功或者找到能带给你宁静和安逸的幸福,那么试着去注意你生活中的积极,正确的一面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而另一方面,消极的想法只会让你觉得不满,沮丧和挫败感。你把它想的太糟糕,他就会变得太糟糕。学着去改变你消极的想法会让你沮丧的生活变得充满自信。

新物流的崛起:一场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创新

最近,我和Leon都关注到了有一类服务正在快速崛起,那就是“新物流”服务,其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快速配送服务。崛起表现在哪?不仅国内外此类服务的数量开始迅速上升,而且在A、B轮所融到的资金额度也大幅提高。虽然不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的投资热度来的疯狂,但作为一种物流服务、作为 O2O 服务中的一个垂直环节,动辄几千万美金的融资额已经不容小觑。它会是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

为什么软件测试需要变革?

世易时移,现今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软件测试这门科学也到了该进行革命的时候了,“这是变革者的路!。”Bhumika Mehta的这篇文章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软件测试需要变革以及如何进行变革。他认为,软件测试需要的就是想法与创意。没有想法的测试人员可能在测试这条路上不会走得太远。

图说计算机病毒史

计算机病毒由来已久,最初它们只是一些恶作剧,如今有的已经发展成了军事武器。最近有一家名为“Computer Virus Catalog”的网站对计算机病毒历史进行了研究,并且还给每一个病毒配上了图片。在这份历史榜单中,我们病毒主要集中在DOS时 代,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病毒繁荣期,当然许多著名的恶意软件也随着时间流逝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后来,很多病毒都以可视化组件的形式出现,比如有可 视化的电子邮件蠕虫病毒,还有让你的电脑屏幕布满绿色真菌的病毒,当这些可视化恶意软件出现时,你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我中毒了!”

吐槽编程问题的五张漫画

大家可能知道,我时常活跃于Stack Overflow——当今最热门的程序员问答网站。该网站的好同志们公开了他们的数据,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页面查询他们的数据库:data.stackexchange.com 那里的很多问题和回答都配上了XKCD(由Randall Munroe 创作)的漫画链接,于是我决定扒一扒,哪几篇漫画最爱被程序员拿来吐槽他们遇到的奇葩事。

Bug的类型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詹姆斯·尼古拉·格雷(Jim Gray),在他的著名的论文“Why do computers stop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中首次提出了程序bug的类型,比如玻尔bug(Bohrbug)、 海森堡bug(Bohrbug)等用著名科学家名称命名的bug。后来又出现了更多的bug类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bug类型。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詹姆斯·尼古拉·格雷(Jim Gray)

高效程序员的特征:聪明,懒惰

这里我使用了聪明,懒惰和程序员这几个词。我说的这几个词的意思是: 程序员:有积极活力的,专注于用代码解决真实世界里的问题 不是指那些梦想家,那些永远只想不做的人 聪明:能够周全的思考问题(不是那些耍小聪明的人) 懒惰:就像是程序中的lazy-loading,是指延后写代码的时间(而不是无所事事的人)。

测试人员,你的价值不是你的工资

转载一篇微博上看到的有意思的文章: 首先,测试人员有无价值 价值分两部分,一个是你的活有用没用,这个不再论述。我前两年写过一系列的文章说测试人员的工作为什么重要。 还有一部分人说的价值,其实就是值多少工资。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我们把测试人员的时间看成是一个“劳动力商品”,企业主看成消费者,那工资其实是由消费行为决定的。消费行为很有意思,她(抱歉用女性她,因为我觉得女消费者更典型尤其是我老婆)看上去是理性的,实际上是非常感性的——我们觉得一个东西值不值那个价钱,大部分不是由于它有用没用,而是由几部分组成:竞争性,稀缺性和消费者心理。

也谈测试核心竞争力[转自路松博客]

作为一名测试人员,到底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当我还未曾踏入这一行业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是这样的:“测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工作,需求大于供给”、还有一种是这样的“测试就要做接触到代码的,点点鼠标谁都……”怀着对于一个行业我也不知道好还是坏,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的心理选择并进入了这个行业。期间,我承认,的确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认为作为一名测试如果能够对于代码了如指掌,能够写出一个个的工具才有可能成为武林的盟主,寿与天齐。似乎,作为测试来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对于代码的掌握程度,除此以外,那些什么功能测试的用例似乎就是个最低端,最没有价值的产出而已。

从提交安卓应用一窥市场格局

我们团队做完 APP 后,安卓这块应用市场的后台提交全是由我来做,亲自感受了 APP 提交的全部过程,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亲身经历。希望对同样是在创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们先看下目前最新易观统计的应用市场提交的份额的饼状图。 这张饼状图极度抽象,我来谈谈更加接地气的东西。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最重要的那几个平台,后面是讲的那些小平台。 一、重头戏部分 1. 百度系,简单、强大生态扶植

管理软件债务

软件债务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技术债务广为人知,能力债务和质量债务是另外的一些形式。软件债务会导致产品运维成本增加,使开发人员沮丧。现在有几种解决方案可以管理软件债务。 在博文《另一种软件债务》中,Niklas Björnerstedt谈了“能力债务”,并将它定义为: 代码库中有什么和你了解多少之间的差距。

优秀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应有的态度

Rajaraman Raghuraman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软件软件从业者,是AgileDevTest博客(http://agiledevtest.blogspot.com)网站的站长,以及电子书《Programmer’s Motivation for Beginners》的作者。针对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职业态度,他专门撰文进行了阐述。 在针对软件开发人员的文章中,Raghuraman认为软件开发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你可以学习软件开发的各种技术,不过还需要对编码有着充分的热情。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就可以成为“伟大的开发者”。Raghuraman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