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总结已经在电脑里放了一个多月了,一直没放出来,细数下来,从2012年到现在,这是第三次写一年总结。匆匆忙忙的一年,2014年注定着这是一个非常繁忙的一年。首先码一些这一年的流水。
2013年11月,在做了去年的总计《2013》后,去了趟成都,散散心,五天时间匆匆而过,有时间,还是应该导出走走的。
2013年12月,根据计划,开始着手编写属于我的Style的QTP使用教程《PLAYING QTP》系列,但是在写了6篇之后,便夭折,留了十几个篇章的题目在笔记中。
主要的原因有这么一些:
- 写系列文真的太耗时间了,而且每段脚本都需要取逐一验证,看着不长的文章,但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推敲,至少别人在看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错误。
- 工具的确有些“过时”,已经不是谈论焦点的时候,焦点已经转移到了webdriver和移动测试上。
- 有些私事需要处理,那段时间很多事发生,几近崩溃,心情差到完全写不下去。
所以,也就只有6篇已发表出来的文章,可以百度PLAYING QTP或通过这个路径查看(http://www.cydtest.com/?s=PLAYING+QTP)。
2013年12月初,还是在这个月,同龄的一个表姐去了遥远的地方,天意弄人,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健康的很重要。
2013年12月的最后一天,收到了来自网友的第一笔网站捐赠(http://www.cydtest.com/?page_id=2648),钱虽不多,但是的确很受鼓舞,直至今日,我依旧记着这件事。随后,也有越来越多的网友陆陆续续的进行了一些捐赠,也希望觉得网站对你有帮助的读者能继续支持我的网站,网站的各项费用已支付至2017年。
2014年1月,一件印象很深的事,起因是一个测试论坛发起的一个软件找Bug的游戏,结果因隐藏答案被别人职责。这件事的确影响了我很多,直至今日。当你一直在做着分享,突然有一天,你把你分享的一篇内容隐藏了,就会有很多人来指责你的“自私”你的“职业道德”,你的“版主精神”“大V精神”,只能说,对于那些只做拿来主义的同学,不能容忍。这也是我后来不愿意再写《PLAYING QTP》的原因之一。
2014年1月中旬,公司年会,评得“年度绩效标杆奖”,并有水晶奖杯一个。也是在年会上,领导在续去年大奖”老人机”后,再次秀了下限,无商标无LOGO无条码512内存的平板,呵…呵…
2014年3月,还在做外包的我,深深感觉到了来自客户方的恶意,尤其在看重等级制度的台湾企业,尤其尤其在新官上任后刷存在感,实在找不到能展示权利的地方了,就打印个表格,上下班让我们签字,然后给他审核,呵…呵…从此对外包无爱。
2014年3月,算了一下,从51Testing论坛上一年来共得奖励1800京东充值卡、一个HP平板电脑和几本书。
2014年3月下旬,UFT12.0发布,不过也就尝试了一下,毕竟QTP系列没有出什么能拉起焦点的东西。
2014年4月最后一天,提交离职。然后开始招人,每天有大量人来面试。
2014年5月正式离职,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招人,结果还是没有一个合格的。但是也是通过这阵子的面试,遇到了到了很多价值观很有问题的同行,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测试人员。
2014年6月,入职卡行天下,一家物流平台的公司,正式开启了我的Selenium旅程,可以说就算是在面试的时候,我对Selenium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也只是能搭个环境的基础,不过在面试完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一点不会java到java能顺利写代码,再到搭建Selenium框架,学习Webdriver,学习Xpath,学习maven,学习log4j,学习TestNG和Reporter,学习对Excel做数据驱动等等,算是有了点小小的突破。每天看资料看的头都要炸了,同事也多亏了有一帮开发和测试朋友们的帮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从门外汉到正式上手项目。
随后就开启了超级忙碌的下半年。渐渐的发现,要将公司的项目根据业务逻辑做成完整的自动化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项目的复杂程度不是一点两点,各种资金结算,各种规则,各种业务逻辑,各种可自定义,各种需求变动。直接性的影响就是,测试脚本不停的重构,碎片化,再组合,再封装。项目马不停蹄,白天在公司写,晚上在家里写。
2014年11月,十一月份迎来两件大事,一件是我们的测试社区DiggerPlus和移动测试社区TesterHome合办的“移动测试会”顺利举办,这是DiggerPlus第一次与公众在线下见面,当天来了各个公司的很多测试同行,不乏一些来自阿里、百度、腾讯、谷歌、中国银行等知名企业的测试和领导。见了好几个之前在网上约见的网友。
第二件大事就是接了个婚,哈哈,这个就不多说了。
2014年12月,没有什么特别的,依旧是各种忙各种忙,也怠慢了自己的网站,一些一直想写的分享文章也迟迟未能发表。
OK,流水码完。做一些简单的总结,点到为止:
- 关于分享。目前来说,我也越来越支持有价的分享,如果我对一些技术书感兴趣,目前我都会去买而不是在网上找电子版,如果遇到网页上需要付费才能看的技术文章,我觉的也很正常。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一些物质上的支持,会带动大量的技术人员做更多有营养的分享,能学到更多东西。
- 关于立场。是技术是学问,就会有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工作的行业、环境、遇到的问题、不同的需求,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大相径庭。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立场判断的权利和自由,不用做没必要的侮辱性争吵,可以各取所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关于环境。还是觉得上海这个地方依旧不成气候,很难做到有测试工程师文化的感觉,只是相比较与一些地方级要稍微要那么一些。很多的线下活动与交流,看到的依旧还是那些小伙伴们。而自己身边,更多的依旧是安于现状的Testers。
- 关于权利。可以看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根据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用在客户方对待外包方的态度再贴切不过了。
- 关于福利。只能说呵呵了,我还真没有待过福利好的公司,想比较而言,可能最早的科达算是福利最好的了,至少还有旅游和TeamBuilding。自从2011年9月千岛湖游后,我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公司组织的出上海的旅游了,想想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 关于用户体验。老生长谈,依旧是用户体验在概念上排第一位,但当遇到项目的时间紧迫,依旧是功能实现第一。这也是无奈,有多少公司能像苹果或暴雪那样,做到让客户等着,客户就会乖乖等着的。
- 关于领导。还是没有遇到一位能带我装逼带我飞的主管,很多时候,对于技术问题的处理就该用技术来说话,而不是纯理想的感性用事。
- 关于提升。学习还是要靠个人,自己创造机会,自己找时间,自己多做研究。
- 关于合作。一直觉得在工作做事上,和女人谈事是一件很头疼的事,现在依旧是这么觉得。
槽点实在是太多太多,不在这吐了。
很庆幸毕业到现在,我还能依旧保持了对技术的热诚,还能有这去解决一个个问题的满腔热血,还能以做行业的革命军而奋斗。
也很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组建成自己的一支得力军,可能公司对自动化的职业依旧没有资金投入的信心,也可能我还是没有遇到很多热血满满的骚年。
2015年最大的计划是,攒钱入手macbook,然后学移动方向的自动化知识。
2015年,我的梦想和热血依旧存在
20151126了,加油!~~
2015年的在写……
等着看你2015年的总结
快了 11月初就开始写
达哥,带我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