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总结

发现时间过的越来越快,已经到了2018年。

2017年是个很特别的一年,这一年,我30岁了。

所谓三十而立,我立了么,工作七年五个月,现在的我,成家立业,能养活自己,也能养活妻儿,安居乐业,也算是“而立”了吧。

简单过一下流水:

  • 2017.01,开发了服务性能打分
    • 从爬数据到整理、到计算量化、到图表展示、到最后的通知各个业务线的负责人并提供跟进记录,一套完成的问题跟踪系统,开发完成
    • 支持各种数据展示、特殊情况处理,耗时两周开发时间
    • 最后由于一些原因,整个项目废弃了,太可惜了
    • 不过在做这个项目的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也算是有不少的成长
  • 2017.04,去了一趟一直想去的西安
    • 各种体验都是负分,景点贵,骗游客的多,路上拥,各种拆拆拆
    • 唯有一项-吃 是非常加分的,在回民街各种吃喝,爽翻了
  • 2017.06,又去学了4周的黑怕街舞
  • 2017.07,没想到我能在一家健身房续费到3年
    • 2017.07,加入“质量控制组”
      在工作上,7月份算是一个分水岭
    • 7月份之前,我还做着大量的功能测试相关的工作,负责着到店综合4个团队的相关事宜
    • 7月份之后,成立了新的“质量控制组”,成为了真正的“测试开发”,这回是真没功能测试设么事了
  • 2017.08,Duang平台
  • 2017.09,第一次拍职业照
  • 2017.09,校招
    • 新的一轮校招,本来选的南京,非常意外的分到了成都,对于爱吃的我,成都这座城市那是一点都不排斥啊
    • 从成都直接去了合肥,进行合肥校招
  • 2017.11,Box平台
  • 2017.11.04,美团点评技术沙龙
    • 还是第一次参与公司的技术沙龙,将我的Lego平台分享至公司外
  • 2017.12,受李志的邀请,在TesterHome的沙龙上又对外分享了一波Lego平台
  • 2017.12,这一年,我的“乒乓俱乐部”运营的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 成长 –

这一年在公司,听了好多大咖的分享,有讲架构的,有讲技术规划的,有讲商业产品的,有讲职业发展,还有管理的,每次听完都会感慨与大咖们思想深度的差距。

这点上的确在大厂有好处,除了关心项目是否正常完成,也会关心员工的成长。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 变化 –

互联网公司说的最多的就是“变化”,这一年又有很多公司兴起,更多的公司陨落。

各种技术都说是风口,有多少公司飞起来了?又摔死了多少公司?

这一年,很多同事离职,这就是互联网,也已经习惯了。

每次一起共事的同事离职都会感到多多少少的不舍,尤其是那些在工作中能配合默契的,能聊的来的人。
今年这样的一下走了仨,好吧,感谢共事的这段经历,祝你们前程似锦~

 

– 面试 –

2017年又面试了好多人,越发的觉的招人越来越难。一直想找一些有较长工作经验的,但是从我收到的简历来看,工作几年的你们都在忙什么呢?都活在舒适区不愿意出来了吗?尤其是那些电面中,告诉我三五年工作中,一行代码也没看过的,你们确定以后还做IT相关工作吗?

毕业一两年的自带着“年少轻狂”的属性,稍微封装了一下工具包就称之为“框架”、“架构”,这是被培训机构洗脑了吗?

相比之下校招的学生要好了许多,也听到有些学校开了测试这门课了。只希望一些学校不要误导学生,也不要带偏学生的三观,“测试岗”不是“备胎仓库”,不是“收容所”,更不是“养老中心”

 

– 写文 –

2017年又开始写文章了,开了个公众号-“逹先生说”,感觉已有很长时间没正经的写文,技能都有所生疏了。

不喜欢再对外写文是因为网络太“暴力”,不管做什么,总能引来许多“键盘侠”躲在键盘后面对你指指点点,骂骂咧咧。

“大局域网”让世人变的更不会“思考”了,只剩下对“娱乐”的痴迷。

 

– 分享 –

在经过这2017这一年的一些细节上的优化,Lego不仅对公司内提升了非常多的知名度,甚至在公司外也大大提升了知名度。

今年做了两次对外的分享,一次是11月4日在上海田林的“美团点评技术沙龙”:

另一次是12月23日在上海淞虹路的TesterHome线下沙龙:

也在公司的博客上发表了对应的文章:《Lego:美团点评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

从后台的数据来看,3天,13291次阅读量,1053次转发,走过路过记得去点个赞,哈哈~

做自动化和工具也有几年时日了,已经有一种可以称之为“感觉”的东西,还需要仔细推敲与琢磨,抽出那些“规则”,沉淀成“方法论”。

对于“分享”,我的理念一直都是:教给别人越多,学到的就越多。而且每讲一遍,都会有全新的理解,好比绝代双骄里叶南天的“嫁衣神功”,为什么那么多练不上去,就是没有将一身武功传给他人的胆量与气魄。

 

– 格局 –

现在听的很多的词,是“格局”,都说格局是“能力的上限和行动的上限”。

一个老板的格局就是一个公司的上限,那我的格局就是我的工具平台的上限。

学习大佬们的“格局”,马云说:“淘宝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王兴说:“美团点评的使命,就是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Eat better,Live better”。仔细琢磨,成就别人,才是格局,所以作为我目前的格局,就应该是“服务于所有QA和RD,没有不能提升的效率和质量”(有点狂,有点狂,哈哈哈哈)。

想明白这个之后,很多工具平台的“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设计?”这样的问题会比之前更加清晰。

这一年,架起了一直以来计划的三个平台-“自动化测试相关平台”、“测试数据相关平台”、“效率流程平台”,2018年开始,会有更多新的尝试。

 

– 运动 –

没想到我也有一张续到3年的健身卡了,从健身这件事上,收获很多。

身体变的更健康了,体力变的更好了,精力更旺盛了,更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关键是对抗压能力、心态都有多提高,更能做要坚持。

这份心态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学习中能更容易渡过早期的“缓慢增长期”,坚持到“快速成长期”。工作中能让自己的想法更活跃、更多样。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更有更好的专注力。

运动中,在疲劳下,更会可以的去进行锻炼,这时候磨练的就是心态了,感觉很爽,非常受用。

 

– 拔草 –

今年由拔了一些草,有一些真的很值:

“大法”的微单。像素很高,关键是很小巧轻便,和之前的大单反相比,更加实用,同时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拍照和随时拿照片功能,不用每次到家才能分享照片啦,真是科技改变生活。

Bose的QC35第二代,Base的降噪真是没得说,戴上后整个世界都清净了,这草拔的很值,真是科技改变生活。

入了第4把乒乓拍,剁手剁手剁手。

自从换了无线吸尘器,吸地的频率成几何级增长,真是科技改变生活。

总之,科技改变生活。

 

– 其他 –

自信非常重要,真的。

和人说话的时候,留意别人的“眼睛”和“脚”,很有意思。

当一群开心玩,开心大笑的时候,留意“眼睛”,很有意思。

可能单打独斗久了,真拜了师,却不知道该问什么了。

今年印象最深的电影是《大护法》,这电影拍得太赞了,你们看懂了吗?

2017年最喜欢的两个节目“嘻哈”和“脱口秀”,两个节目都有很多相同点,“节奏”很重要。
人活着,就应该尝试更多没有尝试过的“体验”,说真的,纹身没有想象中的疼。

2017年去北京看了天安门,去西安吃了羊肉泡馍看了兵马俑,去成都吃了成都火锅,待了三天安徽。

 

– 感谢 –

感谢2017年我的公司,我的同事,我的领导,我的朋友们。

感谢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家人和妻子。

感谢我依旧非常热爱的测试行业。

感谢互联网的繁荣。

—- END —-

 

 

5 thoughts on “2017年度总结

  1. 我也是投身测试行业的一份子,入行以来,靠着Google、百度,搞过一段时间的持续集成,容器,做过性能,写过自动化代码,现在致力于编写UI自动化测试平台。但是,奈何自己的技术积累太少,学历又低,现在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时期。一直在找测试行业的大神,可是网上的大神都年代久远,今天看到你的lego平台后,很是激动,希望能得到前辈的指点!!!

    1. 网上的大神依旧还有很多在为测试奋斗,只是不太泡论坛什么的了,毕竟要养家糊口。
      职业就是这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迷茫,建议多写总结小结,学会深度思考,如果你现在是测试开发,更需要了解使用你工具的测试们的痛点,知道他们更需要什么,甚至是开发更需要什么。
      我个人觉得做UI自动化测试本来成本就高,收益还小,做UI自动化测试平台更是在收益没有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了成本,所以三思,当然,如果你真的有很好的突破点,可以试试。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