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主题是《“与我有关”与“与我无关”》,也是因为最近“重庆公交事件”的热议,决定将这个其实已经在List里面的主题提前了。
【1】
相信大家已经都了解了“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始末了,在公交车上SD卡未公布之前,谁也没想到这么重大的事件仅仅是因为我们非常常见的“乘客坐过站,与司机殴打”这样原因导致的。
当原因公之于众之后,大众哗然。一时之间各大公众号都发表文章,表明观点。
结合我的主题,站在乘客的立场上,每个乘客可能都没有想到“别人乘车坐过站”这个“与我无关”的事,最后需要搭上自己的性命。
如果知道这样,“五分钟的争吵”的时间足够制止一场悲剧的发生。
大家都在一辆车上,这辆车坠毁,车上的人都会出事,为何会认为“与我无关”呢?
有可能是大家只想到在“少一件麻烦事”上,这个与“自己无关”,却没有往上了一层想,车毁人亡,这“与自己有关”。
也可能,大家没有想到,人冲动起来,会“恶”到什么程度(List里的另个主题)。
最后附上一张正确姿势图:
【2】
新闻已过,慢慢地,一定会淡出大家的视野,一段时间的“正义感”、“责任感”爆棚会慢慢的冷却。
慢慢的说到工作中来。
工作中何尝不是更需要“与我相关”的这种精神吗?
比如说一项工作任务,马马虎虎地做也是完成任务,追求卓越地做也是完成任务。当然追求卓越是需要做更多的思考,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
团队的成功才能让自己的产出更有价值。
团队的成长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甚至,公司的强大,自己的团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如果,每天依旧只是完成“份内的需求”,有一天,公司产品的质量“坠落”,怎么能说“与我无关”。
【3】
最近我们公司搬了新的工作场地,身为公司“乒乓球俱乐部会长”,为会员们在公司新楼内争取一席之地安放乒乓桌就是一件“与我有关”的事。
当然了,从易园到漕河泾,再从漕河泾到北新泾,每一次有可能会有新的场地的时候,我都会向行政申请一块场地来安放乒乓球桌,但是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公司为了人口问题,不愿意安放于工位无关的东西。
新办公地点占地面积大,整整三栋楼,我想怎么着都能挤出几张球桌的位置,给行政和公司文化部门提议,尽早规划,尽量满足。
年初问到年中,年中问到8月,8月问到10月,得到的所有来自行政的答复都是“会有的,请放心”,直到上周四,明确告诉我又没有地方。2016年开始申请公司内乒乓桌场地以来地无数次拒绝。
最后无奈公司内发文,别说,效果是有的,几小时600阅读量,30+评论,立马就能和行政相关负责人坐下来面对面聊了。
负责人有这么一句话是我不认同的。
“我今天才知道,能怪我么?我才看到群里的消息,难道要我立马给你个场地吗?”
立马就责任撇的一干二净。经过一些信息的了解,大义就是:
- 这件事你很早就和行政部门说了,但是每次都是和小朋友说的,他们会经常离职和实习完回学校,没有重视。(没有流程,没有文档,没有交接)
- 我才来5个月,我不知道这事。(还是没有交接?)
- 这件事你没有直接问我,我不知道,与我无关(你找的行政部,又没有直接来找我)
- 实施困难重重,不可能搞定(那为毛回复和官方留言都是给人希望)
对于我来说,我给一个部门提需求,做为这个部门的一份子,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是“与我无关”的论调,更不应该让一个部门外的人,还要知道这个部门自己的原因。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种员工俱乐部的需求,当然是优先级最低的了。
由于帖子的影响力,和我的坚持。这个2年都没有搞定的事情,2个小时就得到了明显的起色,原本与“行政部无关”的事,变成“有关”后,当晚立马就出了几个“解决方案”。
其实事还是那个事,场地还是这么个场地,人还是那些人,变的只是在感知上从“无关”,变为“有关”,立马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
对于我来说,这也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做与不做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既然有人叫我一声会长,自然俱乐部的事就“与我有关”,这就是一份责任。
【4】
一个问题:
如果公共场所有人吸烟?你会怎么阻止?
【5】
最后还是一个段子:
记者问一农民:“如果你有一百亩地,你可以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可以!”
又问:“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我愿意。”
三问:“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我不愿意。”
记者疑惑:“为什么?”
农民窘困:“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图片来自电影《四十四路》